艾略特波浪理论是由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 (Ralph Nelson Elliott, 1871-1948)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通过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长达75年的历史数据进行细致研究,艾略特发现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非完全随机,而是遵循着一种可识别的、重复出现的模式。他认为这些模式反映了大众投资者群体心理(乐观与悲观情绪)的自然节律性变化,并将其命名为“波浪”。
**核心思想:**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大众心理驱动的市场价格运动会形成特定的、可重复的波浪形态结构。** 这些形态不仅可以描述市场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1. 基本模式 (The Basic Pattern): 5-3 结构**
艾略特发现,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通常由8个波浪组成:
* **驱动浪阶段 (Motive Phase / Impulse Phase):** 由5个浪组成,编号为1、2、3、4、5。这5个浪的方向与**更大一级**的趋势方向**相同**。
* **浪 1 (Wave 1):** 初始的推动浪。通常由少数有远见的投资者开始推动,可能伴随着一些基本面的改善,但大众仍普遍怀疑。
* **浪 2 (Wave 2):** 修正浪。对浪1进行回调,通常会回撤浪1涨幅(或跌幅)的相当一部分(常见为50%或61.8%),但**绝不会**完全回撤掉浪1的全部幅度(即浪2的终点不会低于浪1的起点)。此时市场情绪可能再次悲观。
* **浪 3 (Wave 3):** 主升浪(或主跌浪)。这是5浪驱动结构中最强劲、通常也是最长的一浪(但**绝不能**是三段驱动浪1、3、5中最短的一浪)。此时基本面得到确认,大众开始广泛参与,价格加速运动,成交量放大。
* **浪 4 (Wave 4):** 修正浪。对浪3进行调整。其调整通常比浪2更复杂、持续时间更长,但幅度上通常较浅。一个**关键规则**是:浪4的终点**不能**进入浪1的价格范围(即浪4的底不能低于浪1的顶,在某些杠杆市场如期货外汇允许少量重叠,但在股票市场通常严格遵守)。这体现了浪3的强势。
* **浪 5 (Wave 5):** 最后的推动浪。趋势的最后一次努力,通常动力已不如浪3,可能出现与技术指标(如RSI, MACD)的**背离**现象(价格创新高/低,指标未创新高/低)。大众情绪此时可能极度乐观(牛市顶部)或极度悲观(熊市底部)。
* **调整浪阶段 (Corrective Phase):** 由3个浪组成,编号为A、B、C。这3个浪的方向与**更大一级**的趋势方向**相反**,是对前面5浪驱动阶段的总调整。
* **浪 A (Wave A):** 初始的反趋势调整浪。市场开始意识到之前的趋势可能结束。
* **浪 B (Wave B):** 反弹浪(或称“傻瓜”反弹/牛市陷阱/熊市陷阱)。通常具有欺骗性,让部分人误以为之前的趋势将恢复。在某些调整模式(如平坦型)中,B浪的终点可能接近甚至超过浪5的终点。
* **浪 C (Wave C):** 最后的调整浪。通常是调整浪中最具破坏力的一浪,方向与A浪相同,幅度通常等于或大于A浪(尤其在锯齿形调整中)。C浪的结束标志着整个5-3调整周期的完成,为下一轮更大级别的驱动浪(与之前的1-5浪同向)奠定基础。
**总结**: 一个完整的牛市周期 = 5浪上升 (1, 2, 3, 4, 5) + 3浪下降 (A, B, C)。一个完整的熊市周期 = 5浪下降 (1, 2, 3, 4, 5) + 3浪上升 (A, B, C)。
**2. 波浪的等级(分形特性) (Degrees of Waves - Fractal Nature)**
艾略特理论最迷人的特点之一是其**分形**结构。这意味着上述基本的5-3模式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不断重复。一个完整的8浪周期(5+3)本身构成了**更大一级**趋势中的**一个**波浪(如果是驱动浪,可能是更大级别的浪1或浪3或浪5;如果是调整浪,可能是更大级别的浪2或浪4或浪A或浪C)。
艾略特定义了不同的波浪等级(从最大到最小):
* 大超级循环浪 (Grand Supercycle) - 数百年
* 超级循环浪 (Supercycle) - 数十年(约40-70年)
* 循环浪 (Cycle) - 数年到数十年(约1-数年)
* 基本浪 (Primary) - 数月到数年
* 中型浪 (Intermediate) - 数周到数月
* 小型浪 (Minor) - 数周
* 细浪 (Minute) - 数天
* 微浪 (Minuette) - 数小时
* 次微浪 (Subminuette) - 数分钟
这意味着,你在日线图上看到的浪3,可能由小时图上的5个更小的驱动浪组成;而这个日线图的浪3本身,又只是周线图上某个更大级别浪的一部分。这种嵌套结构使得理论体系非常庞大。
==**3.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率 (Fibonacci Numbers and the Golden Ratio)**==
==艾略特发现,波浪的幅度和时间长度之间经常存在着基于斐波那契数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和黄金分割率 (约0.618 或 1.618) 的数学关系。这为量化波浪目标提供了依据:==
* ==**回调比例 (Retracements):**==
* ==浪2通常回调浪1的50%、61.8%或78.6%。==
* ==浪4通常回调浪3的38.2%或50%。==
* ==调整浪中的浪B相对于浪A的回调比例,根据调整模式不同而变化(锯齿形通常50-61.8%,平坦型通常接近100%,不规则平坦型甚至超过100%)。==
* ==**延伸比例 (Extensions / Projections):**==
* ==浪3通常是浪1长度的1.618倍、2.618倍甚至更长。==
* ==浪5的长度可能与浪1相等,或者是浪1长度的0.618倍、1.618倍,或者等于从浪1起点到浪3终点长度的0.618倍。==
* ==调整浪中的浪C长度通常等于浪A的长度,或者是浪A长度的1.618倍或0.618倍。==
这些比例关系是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进行预测的关键工具,但它们是**指导方针**,而非精确的规则。
**4. 波浪的形态 (Wave Forms)**
* **驱动浪 (Motive Waves):** 推动价格向更大级别趋势方向发展的浪,总是细分为5浪结构。
* **主推动浪 (Impulse Wave):** 最常见的驱动浪,严格遵守前面提到的三条规则(浪2不破浪1起点,浪3不是最短,浪4不与浪1重叠)。
* **倾斜三角形 (Diagonal Triangle):** 一种特殊的驱动浪,通常出现在浪5或浪C的位置,其内部的浪4会与浪1重叠。有两种形式:引导倾斜三角形(出现在浪1或浪A)和终结倾斜三角形(出现在浪5或浪C)。形态呈楔形收敛或发散。
* ==**调整浪 (Corrective Waves):** 逆着更大级别趋势方向发展的浪,结构比驱动浪复杂多变,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及其组合:==
* ==**锯齿形 (Zigzag - 5-3-5结构):** 由三浪组成(A-B-C),内部细分结构为5-3-5。A浪和C浪是驱动浪,B浪是调整浪。调整幅度通常较深。==
* ==**平坦形 (Flat - 3-3-5结构):** 由三浪组成(A-B-C),内部细分结构为3-3-5。A浪是调整浪,B浪通常回撤到接近A浪起点的水平,C浪通常长度接近A浪。整体调整形态横向发展。有常规平坦形、不规则平坦形(B浪超A浪起点,C浪可能不及A浪终点)和顺势平坦形(B浪超A浪起点,C浪超A浪终点)。==
* ==**三角形 (Triangle - 3-3-3-3-3结构):** 由五浪组成(A-B-C-D-E),每一浪内部都细分为3浪结构。形态呈收敛或扩散状,通常出现在浪4、浪B或者联合调整浪的最后一浪(X浪)。==
* ==**联合形 (Combination):** 由两个或三个简单的调整模式(锯齿形、平坦形、三角形)通过一个或两个"X浪"连接而成。常见的有双重三浪 (W-X-Y) 和三重三浪 (W-X-Y-X-Z)。调整结构非常复杂且耗时。==
**5. 重要规则与指导方针 (Rules and Guidelines)**
* **三条铁律 (Rules - 必须遵守):**
1. 浪2永远不能回撤超过浪1的起点。
2. 浪1、浪3、浪5这三个驱动浪中,浪3永远不能是长度最短的一个。
3. 浪4永远不能进入浪1的价格范围(即浪4的终点不能低于浪1的终点)。(此条在现货股票市场最严格,高杠杆市场可能略有例外)
* **指导方针 (Guidelines - 倾向性规律,非绝对):**
* ==**交替原则 (Alternation):** 浪2和浪4在形态复杂性、调整深度或持续时间上倾向于表现出交替。如果浪2是一个简单、深幅的调整(如锯齿形),那么浪4可能是一个复杂、浅幅、横向的调整(如平坦形、三角形),反之亦然。==
* **浪3延伸 (Extension):** 在五个驱动浪中,通常有一个浪会发生“延伸”,即长度远远超过其他两个驱动浪,最常见的是浪3延伸。
* **通道 (Channeling):** 驱动浪通常运行在由特定趋势线构成的通道内。
* **等长性 (Equality):** 有时浪5的长度会约等于浪1的长度。
**6. 应用与挑战**
* **应用**:
* 识别当前市场所处的波浪位置和趋势阶段。
* 利用斐波那契关系预测潜在的价格目标位和回调支撑/阻力位。
* 判断趋势的强度和潜在转折点。
* 提供一个整体的市场结构图景。
* **挑战**:
* **主观性 (Subjectivity):** 波浪的划分和识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分析师可能对同一段行情有完全不同的浪型划分。
* **复杂性 (Complexity):** 调整浪的形态多样且复杂,联合调整模式尤其难以识别。
* **滞后性与修正 (Lagging & Revision):** 常常需要在新的价格数据出现后,才能确认或修正之前的浪型划分。一个看似确定的浪型可能随时因为后续走势而变得无效,需要重新划分。
* **预测的概率性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理论提供的是可能性而非确定性。一个浪型可能指向多个潜在的后续路径。
* **学习曲线陡峭 (Steep Learning Curve):** 精通艾略特波浪理论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
**总结:**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一个试图描绘市场价格运动内在结构和节律的复杂体系。它基于大众心理的重复模式,使用特定的波浪形态(5-3结构)和斐波那契关系来解释和预测市场。虽然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分析框架,但也因其高度的主观性和复杂性而备受争议。成功的应用者通常将其与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如趋势线、支撑阻力、技术指标、成交量分析)结合使用,并强调风险管理。它更像是一张指引方向的“地图”,而非精确导航的“GPS”。
|